矿联网-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首页  >  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  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钢铁产业链资源整合发展

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钢铁产业链资源整合发展

2015-11-17 03:11:49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原材料进口、生产、贸易、消费市场。然而当前,我国钢铁业面临高产能、高能耗、低效益、需求弱和资金链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粗钢产量6612万吨,同比下降3.1%;粗钢日均产量213.29万吨,环比下降3.23%。此外,10月中国生铁产量5631万吨,同比下降4.4%;1~10月份全国生铁产量58472万吨,同比下降3.3%。10月钢材产量9427万吨,同比下降0.2%;1~10月份全国钢材产量93430万吨,同比增长1%。在经过前3季度的大幅亏损之后,部分钢企已经开始停产减产操作,将稍缓解钢材供应过剩和堆积库存所带来的价格下行的压力。  

1447730022108870.jpg

  随着淡季的来临,钢铁行业“减量过冬,低价清库,回笼资金”或将是会后市钢企的主要操作手段。钢铁产业发展形势严峻。

  我国钢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突出。其次,受产能释放和下游行业需求减缓因素的影响,钢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跌势,钢铁行业全面亏损 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今年前三季度,中信钢铁板块53家上市钢企的净亏损总额达到212.17亿元,去年同期尚盈利67.04亿元,其中31家企业亏损,占比近六成。其造血能力更是大幅下滑,53家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和为473.6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62.83亿元下降了45%。 

  钢铁业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一路走高,资本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钢铁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上游铁矿石价格也一路下滑,种种不利因素,使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中主要环节的生产、物流贸易企业,包括钢企、钢贸商等,运营压力与风险急剧加大。钢铁产业上游的暴力,导致整个产业链陷于困境。为了缓解钢铁业面临的不利局面,我国钢铁业采取了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等措施,同时,国家级钢铁行业组织、钢铁集团、钢贸商等也积极探索加强产业链整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发展之路。

  电子商务平台以互联网为支撑,集成市场商业活动中信息资讯、交易交收、物流融资、网络化物流仓储配送、商品投资等,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智能物流服务中心是以服务于社会商品运输业务为主线,实现货物运输从信息发布到订单签订,从智能配载到路经优化,从路途监控到货运担保,从运输结算到融资等全方位的网上高端智能物流运输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则通过引入专业的货物第三方监管平台,结合电子交易平台提供的信息、采购、销售、结算等服务,联合监管仓库和融资银行,提供在线融资服务和监管结算服务。通过建立规范的监管体系,帮助融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钢铁产业选择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整个钢铁产业存在的信息不畅、上下游脱节、资源分散、资金流通不畅等问题,是钢铁上下游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将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和完善钢铁产业链服务体系,提升整体产业链效率。对于产业链上游的铁矿石现货贸易,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可真实体现供求关系与价格走势,同时结合传统贸易形势,实现规范的资金、货权的第三方监管服务,从而发挥市场发现价格的作用,推动形成公平、公正、透明的铁矿石定价机制。而对于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钢企、钢贸商而言,以现货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为生产、物流贸易等各个环节提供包括采购、销售、金融、结算、仓储、库存管理以及物流优化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电子交易融合物流信息化技术,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理念,运用创新型的运营模式,可发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减缓市场价格波动等作用。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在助力钢铁业降成本、提效益、促流通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1447730046199667.jpg

  最重要的是,钢铁业要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来促进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产业链结构再造。产业链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产业链上下游行业间实现资源的整合,突出表现为钢铁行业从向下游要利润转变为与下游行业共享利润。

  基于产业链整合,钢铁企业一是要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来突破用户个性需求多元化与钢铁生产规模经济相矛盾的瓶颈,促进用户个性化需求与钢铁生产规模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钢铁企业要由生产商向生产服务商转变,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的基础上辅之以高端服务;三是基于下游产业目标产品的协同研发实现产业间技术的相互支持与协调发展;四是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产权结构的相互融合。

  因此,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来改造钢铁产业链不仅仅体现为钢铁企业营销模式的变革,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让上下游产业间的大企业集团形成供应链关系,实现按需创新、按需生产、按需定制的物流方式,最终实现共赢发展。

来源:矿联网

上一篇:

破解钢铁行业危机的策略 2015-11-17 08:11:46

下一篇:

姚余栋:"十三五"期间互联网金融将呈现十大趋势 2015-11-17 05:11:06